福建农信持续壮大“多社融合”朋友圈,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福建农信深入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共享与普惠的“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扩大“多社融合”朋友圈,调动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合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与安溪农商银行举行“党建引领产学研合作”现场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双方确定战略合作内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融合,计划打造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养高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同时,双方就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校企联合培养“两用型”人才、建设数字金融发展智库、合作开设“数商兴农大讲堂”、搭建校内外联动共享平台及开展福农驿站与科技小院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旨在汇聚产教优质资源,构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平台,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五链贯通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将福建农林大学学术研究成果与安溪农商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探索打造校企合作,全面支持推进乡村振兴的“安溪样本”。
构建“大平台”,探索“新路径”
今年来,在省农信联社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瓯农商银行深入落实省农信联社《关于持续深耕林业金融 助力林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建瓯市森林生态在线运营平台”建设的各项工作,并与建瓯市属国有林场成立工作专班,开展战略联盟,充分落实全面推广“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的建设目标。8月8日,建瓯市森林生态在线运营平台顺利上线。建瓯市森林生态在线运营平台通过融合林业二调、国土三调、林权登记数据信息,按照“森林生态银行”林业股份合作经营需求,建设林地林木资源信息空间分析的“一县一数库”,并具备林权在线交易、林业金融产品在线申请、政策法规在线查询,以及在线办理合作造林、碳汇开发、林下空间流转等业务功能,是与时俱进的、符合当代乡村振兴发展的平台创新。为进一步激活林业要素市场,建瓯农商银行着力加强林业金融制度建设、产品研发和流程优化,推出“兴林贷”“福林贷”“林下经济贷”“碳汇贷”等林业专属产品,并将其嵌入森林生态在线运营平台,有效盘活林权资产,便捷林农融资,促进林业要素与金融要素深度融合。期间,建瓯农商银行向市属国有林场授信“碳汇贷”2000万元,助力碳汇开发和生态价值转化,推动乡村振兴。
凝聚“向心力”,画好“同心圆”
闽侯农信联社在省农信联社的支持下,深入落实分级沟通联动机制。率先在闽侯18个金融机构中与当地15个乡镇(街道)、325个行政村建立乡村振兴长期伙伴关系,并与县农业农村局、税务、金鱼协会等60多家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建立党建联盟。在持续推广“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过程中,闽侯农信联社与县委组织部共同创建“党建+四位一体”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当地“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的基石:“党建+金融助理”方面,规范金融助理“3+X”工作规程和考核模式,自主开发访客系统,实现金融助理工作路径可视化、可量化、专业化;“党建+乡村振兴合伙人”方面,制定《乡村振兴·金融联络员(合伙人)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组织合力,进一步聚集、盘活、调动社会各方人才资源,推动金融服务从“全员营销”向“全民营销”的发展;“党建+信用体系”方面,持续完善“三三制”评议调查机制与“福农快e贷”批量进件模式,复盘重启“整村授信”工作,深入开展新标准下的金融信用村创建工作,由县人行验收的11个金融信用示范村100%主办;“党建+福农驿站”方面,对接县委组织部村(社区)“三合一”星级场所,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的融合建设,已建成28家“福农驿站+基层公共服务+X”融合型站点。
下一步,福建农信将聚力“三争”,坚持“金融为民”使命和“利他共生”思维,积极推动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以落实富民兴农政策为出发点,持续壮大“多社融合”朋友圈,强化政策、组织、资源等要素整合,勇当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不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体经济、民生领域的普惠性。
供稿 | 安溪农商银行
建瓯农商银行、闽侯农信联社